
2008年,北京奥运会的盛夏热潮点燃了无数人对体育的激情。对周晓伟而言,那一年也是他与羽毛球结缘的起点。作为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研试剂事业部总裁,他的工作重心是为医药研发提供科研服务,日常节奏紧张而高效;而羽毛球像一泓清泉,浸润着他的生活,在一次次挥汗如雨的球场奔跑中,释放着压力,激发着他对运动的热情与坚持。

从零开始的坚持
起初,羽毛球并不是周晓伟的心头好。自小热爱运动的他,更擅长的是乒乓球和篮球,对羽毛球甚至带着几分“不够激烈”的成见。直到公司组织了一场羽毛球比赛,并准备了当时流行的手表作为奖品,他才第一次拿起球拍。原本只是为了奖品而走上球场,但在训练的过程中,他意外被羽毛球所俘获。当球拍与羽毛球碰撞的清脆声回荡耳畔时,周晓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乐趣。也正是这样,羽毛球在他心中生根发芽,从最初的“不得已而为”,变成了“一发不可收拾的热爱”。
说起当年迷上羽毛球后,他开始了自学与钻研之路。那时网络资源有限,周晓伟找到了羽毛球名将赵剑华的教学视频,反复观看、揣摩动作,然后再去球馆一遍遍模仿、体会。几乎每个夜晚,他都会和球友约在球馆切磋,从步法到技术动作都不厌其烦地练习。那段时间,他一周七天从不间断,每次至少打上两三个小时,甚至有人笑称他的训练比国家队还要刻苦。随着球技的进步,他开始能打出精准的高远球、灵巧的吊球和犀利的杀球,而在一场场汗水挥洒的对打中,他也逐渐意识到,羽毛球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热爱。
带着球拍去旅行
随着羽毛球水平的不断提升,周晓伟的热情也延伸到了更广阔的舞台。工作繁忙,他常常奔波于世界各地出差,但只要行程稍长,他都会背着球拍同行,甚至为此特意准备了一个既能放电脑又能藏下球拍的“低调”双肩包。
于是,美国、韩国、日本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……都留下了他挥拍的身影。每到一座陌生的城市,他就会主动走进当地的球馆,与球友相约对垒。羽毛球总有一种能力,可以让他很快融入当地球友中去,哪怕偶尔没带球拍,也常有人热情地借给他器材。
对他来说,在英国打球的经历尤为特别。因为本地选手中真正打得出色的不多,反倒是华侨与留学生撑起了球馆的实力场面。因为同样的文化背景与对羽毛球的热爱,他很快与这些海外华人建立起了情谊。比赛之余,他们一同切磋、交流,甚至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了联络。羽毛球,不仅让周晓伟的足迹遍布全球,也让他在异国他乡找到了以球会友的归属感。

发光发热不妥协
说起热衷打球之余,周晓伟也在各种羽毛球赛事中斩获了不错的战绩。他记忆犹新的YONEX复兴之志比赛,让他在久违羽毛球的日子里,重新找回激情并一举拿下冠军。此外,他还荣获过全国商学院比赛冠军、民盟上海冠军、全运会上海群众组季军等成绩。
随着球技与经验的积累,周晓伟并不满足于个人的热爱,他希望借羽毛球把更多同行凝聚在一起。2015年,由他发起成立了华东生物医药行业羽毛球联盟,每年固定举办赛事,邀请业内企业参赛,这项赛事也逐渐成为医药行业有影响力的固定活动。周晓伟不仅是组织者,更是参赛者,每一次都亲力亲为,从组委会筹划到场馆协调,倾注了大量心血。
他的坚持与热情也吸引了YONEX的关注,2019年,他成为YONEX的意见领袖。这不仅是对他多年坚持羽毛球运动的认可,也让他更乐于去推广羽毛球运动。无论是分享专业装备的体验,还是借助赛事平台推动羽毛球文化的传播,周晓伟都乐在其中。他说:“我的第一把球拍就是 YONEX 的。后来逐渐发现,他们的产品设计非常专业,是从运动项目的特点出发,注重支持运动员在球场上的表现。很多创新的设计和理念都是引领行业的风向标,我很认可他们这种’不妥协’的精神。”
关注身体 注重康复
长年高频率的打球,也让周晓伟的身体留下了不少“印记”。肩膀、手腕、膝盖、脚踝……几乎每一个关节都曾受过伤,严重的时候,连开车打方向盘都会觉得疼。但这些伤病并没有让他停下脚步。得益于自己所处的医药行业背景,他比大多数业余球友更懂得康复的重要性,也能接触到更前沿的康复理念与方法。他从自身感悟到,很多业余爱好者的技术水平远远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,缺乏专项训练才是伤病频发的根源。他常说:“打球是一时的快乐,但如果身体承受不了,就会把快乐变成痛苦。只有不断训练身体、提升机能,才能让热爱保持长久。”

羽毛球精神的感召
在众多羽毛球运动员中,周晓伟最欣赏日本名将奥原希望。她每次上场和退场时,都会郑重地向球场的四个角落鞠躬,这种虔诚与尊重的姿态深深打动了他。对周晓伟来说,这不仅是一种礼仪,更是一种将羽毛球视作信仰的态度。
他格外难忘的,是2017年世锦赛上奥原希望与印度名将辛杜的那场三局大战。那是一场近两个小时的消耗战,比分胶着,跌宕起伏。奥原希望一次次扑救,把几乎不可能的球救回场内,用顽强的意志撑起了全场。她的身体条件并不占优,技术上也并非场上最具杀伤力的一方,但她那种拼尽全力、不肯放弃的精神,让周晓伟看得目瞪口呆。“她可能不是最强的,却是最让人敬佩的。”他感慨道。
后来,周晓伟有一次能与奥原希望见面的机会,甚至已经约好了碰面地点,却因为临时的工作安排而遗憾错过。尽管没能面对面交流,但奥原希望依旧亲切地送给他一份珍贵的礼物——一张写着他名字的亲笔签名卡片,并附上鼓励。至今,那张卡片依然被他小心收藏,成为他坚持羽毛球路上的一份独特动力。
羽毛球带来的不止是运动
如今,周晓伟已经是羽毛球圈子里耳熟能详的名字。从最初为了奖品而拿起球拍,到沉迷训练、走向各国的球馆,再到创办华东生物医药行业羽毛球联盟、成为 YONEX 意见领袖,他用十几年的坚持书写着自己的羽毛球人生。
在他看来,羽毛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的桥梁,一种激励自我不断前行的力量。正如他常说的那样:“运动已经融入我的身体和节奏,三天不运动就浑身难受。羽毛球让我找到快乐,也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,更让我明白,真正的热爱,是懂得用一生去守护。”

